息耗的引证解释
- 亦作“ 息秏 ”。1.犹消长。指事物的盛衰、盈亏、吉凶等。
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治乡、治邦、莅天下者,各以此科,适观息耗,则万不失一。”
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故候息秏者,入国邑,视封疆田畴之正治,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,次至车服畜产精华。实息者,吉;虚秏者,凶。”
- 2. 犹损耗。
《魏书·食货志》:“运漕之利,今古攸同,舟车息耗,实相殊絶。”
- 3. 休养生息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蒋济传》:“百事草创,农桑者少,衣食者多,唯当息耗百姓,不至甚弊。”
- 4. 消息,信息。
《魏书·王肃传》:“ 肃 还京师, 世宗 临东堂引见劳之。又问:‘ 江 左有何息耗?’” 宋 欧阳修 《与大寺丞书》:“近 郭天锡 来后,便遣兵士作子等去,望人到,汝便离 潁 。至今已八九日,并无息秏,不免忧疑。”
清 方苞 《送王篛林南归序》:“ 篛林 之归也,秋以为期,而余仲夏出塞门,数附书问息耗,而未得也。”
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