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。”
朱熹 集注:“求免於毁而反致毁,是为求全之毁。”
清 叶廷琯 《鸥陂渔话·藏书画沽祸》:“此求全之毁,更匪夷所思,总由书画肇衅也。”
清 容閎 《西学东渐记·留学事务所之终局》:“无功受禄,转来不虞之誉;劳苦功高,反有求全之毁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既熟惯,便更觉亲密;既亲密,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,求全之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