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 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·花木·百子》:“黎朦子,如大梅,復似小橘,味极酸。或云自南蕃来, 番禺 人多不用醯,专以此物调羹,其酸可知。又以蜜煎盐渍,暴乾收食之。”
清 李调元 《南越笔记·黎檬子》:“黎檬子,一名宜母子,似橙而小,二三月熟,黄色,味极酸,孕妇肝虚,嗜之,故曰宜母。”
清 杭世骏 《黎朦》诗:“粤稽《桂海志》,是物为黎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