迥然的引证解释
- 亦作“逈然”。1.卓越不群貌。
《北齐书·孝昭帝纪》:“﹝帝﹞身长八尺,腰带十围,仪望风表,迥然独秀。”
唐 岑参 《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赠》诗:“夫子廊庙器,逈然青冥姿。”
明 李贽 《渔父》:“观其鼓枻之歌,迥然清商,絶不同调。”
清 吴敏树 《书文中子<中说>后》:“ 王通 , 隋 季之贤士也。其天资学力,固迥然出於 魏 、 晋 、 六朝 之人。”
- 2. 犹孑然。孤独貌。
《陈书·姚察传》:“卿迥然一身,宗奠是寄,毁而灭性,圣教所不许。”
- 3. 形容差得很远。
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八:“如近日 蜀 本《东都故事·赵普传》与正史迥然如两人,正史几可废。”
明 沉榜 《宛署杂记·铺行》:“户部题覆,看得 大兴县 市廛稠密, 宛平县 舖面稀少,岁徵行银,逈然多寡不类。”
洪深 《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》上篇三:“ 清 明 两代的官服迥然不相同。”
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