怳然的引证解释
- 1. 失意貌;惆怅貌。
南朝 梁 江淹 《杂体诗·效潘岳<述哀>》:“拊衿悼寂寞,怳然若有失。”
《南史·任昉传》:“时 琅邪 王融 有才儁,自谓无对当时,见 昉 之文,怳然自失。”
宋 张炎 《解连环·孤雁》词:“ 楚 江空晚,悵离羣万里,怳然惊散。”
夏承焘 注:“怳然,状惆悵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翩翩》:“生方怳然神夺,顿觉袍袴无温,自顾所服,悉成秋叶。”
- 2. 好像;仿佛。
宋 苏辙 《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学士》:“明窗展卷清泪滴,怳然似与故人语。”
明 方孝孺 《答王仲缙书》:“其后,若 汉 之 黄宪 ,言论之存者,无片简焉,当时莫不自以为弗及,至於读其传者,犹怳然想见其为人。”
- 3. 象声词。
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 范氏 之亡也,百姓有得鐘者,欲负而走,则鐘大不可负,以椎毁之,鐘怳然有音,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
相关词语